TGideas-腾讯互动娱乐创意设计团队

腾讯游戏年度发布会整体视觉包装 项目总结

6月27日,腾讯游戏年度发布会圆满落幕。作为行业历年来的重头戏,此次发布会顺应大环境,首次以线上形式展开,此外,这也是继去年底腾讯游戏品牌升级后,最为重磅的一次品牌与广大用户直面的机会。因此,我们把这次的项目,看作是一次检验品牌体系实用性的机会;同时也是突破原有形式,探索如何利用纯线上模式实现信息发布和用户互动的创新机会。

 

作为本项目在品牌包装模块的主要跟进人,我将代表创意设计团队的小伙伴,从品牌设计与活动包装的视角切入,讲述我们的深度思考和大胆尝试。接下来,一起看下我们的整体解决方案和背后的思考。

一、 思考与梳理

思考一:贯彻品牌的精神

开个好头,以品牌视觉体系为指引,抓住每一次机会,塑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气质。

在品牌升级后数月里,作为品牌资产维护的管理员之一,我在自己的工作对接中有一个体会:整个腾讯游戏市场体系及产品侧的小伙伴们对所谓的“品牌体系”这件事的认识,都有相当的提升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,都更加认同,并认真的看待品牌这件事。越来越多的看到,小伙伴们会主动的咨询和索要我们的品牌规范,询问详细的使用要求等。

可见,全新品牌体系的建立,让我们有机会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去看待我们的品牌,更好的理解我们的业务。而品牌设计思维,正在成为一个统领性的工具,更好的指引我们的工作。同样,在发布会视觉包装这件事上,这个工具的潜力正在被发掘出来。 

思考二:多维立体的呈现

发布形式的变化带来用户接触点的改变,势必带来视觉包装思路的转变,同时检验品牌体系的有效性。

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,一张主视觉已经成为品牌的不二法宝,活动的定海神针,一张画面撑起一个门面。我们反思这样的思维定式可能来源于,传统线下活动,通常把最为核心的关注点放在一个主舞台大屏幕,或仅仅是一个主背景板,其他的环境延展多是较为简单的视觉延续。此外,以往同品牌在不同节点的活动中,会更多的强调创意表达的独特,画面内容的丰富,而忽略品牌资产的贯穿和积累。这可能导致我们习惯以单一项目,而不是长期品牌打造的思维为导向,短期看项目亮点多多,长期看品牌表达和视觉积累都很弱。

因此,弱化单一主视觉的重要程度,转而以全方位的立体包装作为新的执行思路,是我们此次针对新品牌资产在实际运用中尝试突破的关键。

思考三:以用户体验为导向

包装是容器,内容是核心,让形式回归功能,落在用户体验上。

以往的线下发布会,我们对形式的要求,相比内容而言往往更高,正所谓内容不够,形式来凑。然而此次我们将直面玩家,以纯线上的形式“裸奔”,办一场真正意义上to C的发布会。倘若内容不能够达到用户的预期,恐怕再好的视觉表现形式也是杯水车薪。 这反而给到我们一些反思,让内容回归本位,包装回归功能。这个时候,我们再去研究国际厂商(任天堂、索尼等)的发布会包装,看到的就再也不是所谓的“简陋”和“单调”,而是“品牌自信”和“功能至上”。

二、整体视觉包装方案

到底怎样的包装形式,对用户而言才是真真切切的,有诚意的?基于以上思考和梳理,我们尝试在实践中寻找答案。

我们重新梳理了此次整体包装的大思路,进行更加细分,更有针对性的模块拆分,并且,更加系统性的纳入到品牌规范的统领和指引中。哪些内容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,哪些内容可以留出足够的空间给到创意发挥,在这个阶段需要做到心中有数,建立更加可控的评估指标,做好预期管理。

接下来,我们将展开了解下,六大模块的执行细节。

1、品牌视觉体系

万事开头难,我们尝试卖出一套没有以主视觉为主打的包装方案,这是以前没有做过的事。我们需要把应用实景尽可能立体丰富的呈现,并做好优缺点比对,为正确的决策提供支撑。

所谓品牌的视觉体系,包括容器、底纹等主要用法,由图形及色彩系统所构成,是独特的品牌符号形成的基础。一旦敲定这个问题,后面的工作都需要找到恰当的落地手法,并且一以贯之。

2、栏目包装

由于此次是纯线上视频发布,栏目包装成为非常重要的部分,我们也是第一次深度参与这个模块的工作,有很多现学现用的成分,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。

3、内容包装

此部分包括很多对发布内容的包装设计,我们以开场视频为例,看下品牌规范是如何起到作用的。以下分别是色彩和图形系统对相应内容的指引。

[##c3082ecfxmn##]

4、舞美与环境

舞美与环境应用方面,在各方协作下,同样实现了一体化的视觉呈现。全VR的舞台设计,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模拟整体视效,让最终的效果有较高的还原度。

同时,在演播厅等设计中,我们对实景环境下的场景布置、色彩运用等方面,参与了一定程度的协助和监修。

5、线上体验

从预热期开始,到活动前后,线上体验非常重要。我们不希望与用户见面的形象,是一副呆板的企业面孔,需要注入新的创意,以持续运营的思路不断输出有趣的互动内容,让活动上线之前,积累更多的关注和参与。

这里例举的是,预热站的扫屏倒计时创意。我们希望这个站点可以有一些巧妙的品牌融入,有足够的视觉冲击;同时把握好度,给人一点悬念感,一点好奇驱使;如果在这个基础上,还能有一些功能承载,那就更好了。所以我们创造了一个独属于腾讯游戏的扫屏时钟,期间陆续解决了一些技术实现的问题,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。

从首轮预热到活动当天的各节点,需要配合节奏上线不同的内容,针对这样的需求,官网的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版本,承载相应的内容,将创意、视觉与内容更好的匹配。

此次,我们还上线了非常实用的微信小程序,将几个重要节点的用户参与内容,进行了整合,包括活动预约、组队抽奖、直播、回顾等功能,在沿用整体视觉语言的基础上,加入更玩家化的视觉表达形式。

6、品牌传播

在品牌传播侧各路素材的立体呈现中,思路上配合玩家游戏互动参与,基于多维度的用户诉求,用多元的创意素材为发布会造势预热,吸引关注。

卖点海报的创意,是从用户和玩家的角度出发,设定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玩家形象,结合生活化场景的创意形式来诠释游戏发布会的6个卖点。让玩家和用户更有代入感和亲切感。

博物馆是收藏回忆,展示经典的地方,我们在IP联动海报的创意中,把各个IP中具有玩家认知和情感共鸣的画面、角色、元素、文字等,搬进虚拟的“游戏博物馆”,用经典的、有认知的画面和文案与玩家沟通,引起情感共鸣。

纪念册是收藏回忆的载体,邀请函H5通过纪念册的形式,收藏了腾讯游戏近十年发布的经典产品,以及腾讯游戏各个重要节点的回忆。在纪念册里,通过游戏人物与玩家的对话去触动情感共鸣。过去十年,就像一次精彩的游戏冒险之旅,我们把此次的发布会,寓意成全新的冒险,邀请玩家关注和期待即将发布的内容。

由于篇幅原因,以上仅对部分素材进行粗略展示,请见谅。

三、总结

最后,看下活动的整体效果。据不完全统计,这场为时三个半小时的发布会,全网观看量接近1亿,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同样超过3亿,腾讯游戏的微博指数也因此暴涨了18倍,参与用户的人均互动超过了8.5次。

整个项目下来,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支持,有很多小伙伴辛勤付出的身影,这里就不赘述了,后续请大家关注小伙伴们的各路素材在TGideas博客的分享吧。

谢谢!

 

求经验
关闭

分享

返回顶部